当前,我国医疗废物的产生量逐年增加,疾病防控及环境风险也随之增大。特别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医疗废弃物的安全处置直接事关疫情防控总体形势。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简称“儿中心”)在全国率先打造了医疗废弃物全流程闭环管理解决方案,利用智慧化手段实现医疗废弃物院内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一举打造了后疫情时代医疗废弃物处理的“上海模式”。
后疫情时代,医废处理成公共卫生短板
新冠疫情发生后,国家卫健委员会和环境保护部等12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医疗废物处置的综合管理能力不断提高。然而,随着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全面开展,医疗废物在处置过程中不断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是阻断疫情蔓延的重要环节,重大疫情期间,由于医疗废物产生量急剧增加,常态下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能力无法满足需要,疫情常态防控下,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已经成为补齐防范重大公共事件的短板。
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医疗处置单位缺乏应对突发疫情情况下的应急能力和好的联动机制。传统的业务模式采用纸质交接单流转,无医疗废弃物电子台账,科室交接不规范,未实现一袋一标签,手动统计汇总上报,费时费力,数据准确性和时效性难保证,无法有效实现全流程信息化可追溯监管。
智慧医疗风起云涌下,上海儿中心参考"工业互联网""智慧环保"和"互联网+",与"5G"技术结合构建"数据闭环-实时监管"提升收集与管理效率。自医疗废弃物全流程闭环管理系统上线以来,总体运行平稳,不仅有效规范了业务人员的行为,提高了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还优化了管理流程,扩大了监管半径,有效的规避了潜在的安全风险,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医疗废弃物在院内的全流程转运安全。
筑牢安全屏障,打造医废处理上海模式
作为一所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上海儿中心现有科室污物间49处,业务人员2名,日产医疗废弃物约1.5吨,医疗废弃物信息化系统已正式投入使用。通过医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儿中心的医疗废弃物信息化项目建设成效明显,管理成效显著:
· 建立了医疗废弃物电子台账,实现医疗废弃物业务数据标准化、规范化采集;可对接各级医疗废物监管信息平台,实现院内医疗废弃物的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上传
· 科室精准称重,一袋一标签,人脸交接,实现医疗废弃物全流程信息化、可视化管理,科室自动签到,异常处理、轨迹追踪,行为追溯等模块,实现医疗废弃物可追溯管理
· 模块化智能转运车,高度融合物联网、人脸识别、5G通讯、RFID、NFC、电子助力等技术,大幅提升医废收集转运的效率,大大降低业务人员的体力负荷
· 实现事前预警,防范未然;可视化智慧大屏现事中监管;多元化技术、实现事后追溯。
上海儿中心的医疗废弃物全流程闭环管理解决方案充分满足上海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医疗废物管理系统的要求,还能更加安全、高效的帮助医院实现医废的分类、收集、转运、入库、出库等环节上的信息化监管,有效规范业务流程,规范医废的电子台账,确保医废在院内的安全、可追溯监管。
同时,该套方案还能有效提高对突发事故处理的应变能力,有效控制医疗废物和事故造成的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做到事前预警、事中告警、事后追溯。实现医疗废弃物信息化监管的闭环管理,规范业务流程,杜绝潜在的安全隐患,防范于未然。